2025年3月,國(guó)家藥典委員會正式頒布新版《中華人(rén)民共和(hé / huò)國(guó)藥典》(以(yǐ)下簡稱“2025版藥典”),并同步發布配套實施解讀文件。此次藥典修訂對藥包材檢測标準的(de)執行、變更管理及質量控制提出(chū)了(le/liǎo)新要(yào / yāo)求,标志着我國(guó)藥包材監管體系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向科學化、規範化方向邁進。
一(yī / yì /yí)、藥包材檢測标準的(de)核心變化
根據公告要(yào / yāo)求,2025版藥典實施後,原2020版藥典及2015版YBB标準中涉及的(de)藥包材通用檢測方法均以(yǐ)新藥典爲(wéi / wèi)準。這(zhè)意味着藥包材企業在(zài)檢測方法上(shàng)需全面對标新版藥典,尤其需關注《本版藥典(四部)與原藥包材通用檢測方法對照表》中的(de)技術調整。例如,物理性能測試、化學兼容性分析、生物安全性評價等關鍵項目的(de)檢測流程或參數可能面臨更新,企業需系統性核查現有标準與新規差異,避免檢測方法滞後帶來(lái)的(de)合規風險。
二、企業應對标準升級的(de)關鍵策略
1.标準執行與驗證并重
藥包材企業需在(zài)确保材料符合藥用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結合2025版藥典及2015版YBB品種标準制定質量控制方案。對于(yú)檢測方法變更,需通過科學的(de)驗證流程(如方法學驗證、設備适應性測試等)确保新标準實施的(de)可行性,并在(zài)年報中提交完整的(de)技術資料,包括修訂後的(de)标準全文、驗證數據及自檢報告。
2.信息傳遞與協同管理
新規明确要(yào / yāo)求藥包材企業在(zài)标準變更後,需及時(shí)通知關聯的(de)藥品上(shàng)市許可持有人(rén)(MAH)。MAH則需評估變更對藥品質量的(de)影響,必要(yào / yāo)時(shí)通過關聯審評渠道(dào)提交補充申請。這(zhè)一(yī / yì /yí)機制強化了(le/liǎo)供應鏈上(shàng)下遊的(de)協同責任,要(yào / yāo)求企業建立高效的(de)信息互通機制,确保變更管理的(de)及時(shí)性與透明度。
3.全生命周期質控體系優化
2025版藥典強調藥包材的(de)“預期用途符合性”,引導企業從單一(yī / yì /yí)檢測向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延伸。例如,原材料篩選、生産工藝穩定性、包裝系統相容性研究等環節需與檢測标準形成閉環管理,從而(ér)系統性降低藥品質量風險。
三、行業影響與未來(lái)展望
此次調整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統一(yī / yì /yí)了(le/liǎo)藥包材檢測方法标準,有助于(yú)解決過往多版本标準并存導緻的(de)執行混亂問題。同時(shí),通過簡化年報申報流程(僅限方法類标準變更),降低了(le/liǎo)企業的(de)行政負擔,體現了(le/liǎo)“放管結合”的(de)監管思路。
從行業長期發展看,藥包材企業需加快技術升級,例如引入自動化檢測設備、建立數字化質控平台,以(yǐ)應對日益嚴格的(de)合規要(yào / yāo)求。而(ér)MAH則需深化對包材質量的(de)認知,将供應商管理納入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,共同推動我國(guó)醫藥産業鏈的(de)高質量發展。